信達生物創始人、董事長兼總裁俞德超博士表示:“中國惡性腫瘤發病人數居全球第一,其中肺癌和肝癌排在發病率前列。作為中國創新生物制藥企業,信達生物迫切希望能夠通過大家的努力,早日讓老百姓享受到科技進步帶來的健康成果。IBI308和IBI305是信達生物目前分別處于NDA和臨床III期試驗階段的兩個產品,此次開展兩個單抗聯合治療的臨床研究將為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療選擇。我們將充分利用公司的產品鏈優勢,在腫瘤免疫聯合治療方向繼續探索,爭取早日實現更多的創新突破。”
信達生物首席科學家Kerry L. Blanchard博士表示:“最新一些研究文獻表明,腫瘤細胞通過產生VEGFA和ANGPT2兩種蛋白來刺激新血管生長,保證腫瘤不斷發展的同時阻斷T細胞直通病灶殺死癌細胞,從而限制抗PD-1/PD-L1抗體等免疫治療藥物的治療作用。通過抗PD-1抗體聯合抗血管生成抗體,能夠更好地消滅腫瘤細胞。”
肺癌是我國目前發病率和死亡率均排名第一的惡性腫瘤,每年新發病例約78.1萬人,死亡約62.6萬人。在所有肺癌病例中非小細胞肺癌(NSCLC)大約占80%至85%,其中約70%為非鱗NSCLC,EGFR突變率約40%。EGFR突變的晚期NSCLC患者一線推薦使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吉非替尼、厄洛替尼或埃克替尼)。TKI治療后進展,如果存在T790M突變,可以使用奧希替尼治療。如果T790M突變陰性或者奧希替尼治療后進展,系統治療的選擇只有含鉑雙藥化療。對于此類患者,治療選擇單一,臨床上迫切需要新的治療選擇,存在巨大的未滿足的醫療需求。
根據2018年發表的全國腫瘤登記中心的最新數據,肝癌是我國第二大癌癥相關死因,每年新發肝癌例數約36.5萬人,死亡31.9萬人。全球范圍內肝癌是第四大癌癥相關死因。據估算,2018年全球新發肝癌例數達84.1萬,肝癌死亡病例78.2萬。大多數原發性肝癌(70%-90%)是肝細胞肝癌(HCC)。多數HCC患者發病時已經是局部晚期或轉移性疾病,不適于接受根治性治療。在支持性治療的情況下,中位生存時間僅為7.9個月,對于主要為病毒性肝炎引起的亞太地區HCC患者,中位生存時間更是縮短為4.2個月。因此,目前亟需有效的治療手段以滿足我國乃至世界范圍內晚期HCC患者需求。
信迪利單抗是一種全人源細胞程序性死亡-1(Programmed Cell Death 1,PD-1)單克隆抗體,可以與T細胞表面的PD-1受體結合,阻斷其與配體PD-L1之間的結合,使T細胞和自身免疫發揮正常作用,進而將腫瘤細胞消滅。信迪利單抗是由信達生物和禮來制藥集團在中國共同合作開發的PD-1單克隆抗體。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已于2018年4月16日正式受理由信達生物遞交的信迪利單抗上市申請,并于4月23日將其列入優先審評品種,該藥物申請的第一個適應癥為復發/難治性經典型霍奇金淋巴瘤。